查看原文
其他

讲坛回顾|“罗施教授现当代德语文学系列讲座”第一讲纪要

川外文化学研究所 川外文化学研究所 2023-03-10
讲坛回顾


“罗施教授现当代德语文学系列讲座”第一讲纪要

2022年4月21日19:00,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二十讲在Webex平台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戈图特·罗施教授,主题为“抵达德国——萨沙·斯坦尼西齐及其小说《我从哪里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主持。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师生在线与会并参与讨论。




罗施教授首先介绍了小说作者及其作品:萨沙·斯坦尼西齐(Saša Stanišić)是波斯尼亚裔德语作家,同时也是当代德语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我从哪里来》(Herkunft)是他的第四部作品,该书于2019年斩获德国书业奖。罗施教授特意提到了萨沙在海德堡的求学经历,他曾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海德堡因此成为他作家生涯中的书写对象和地点。

接下来罗施教授带领师生一起解读《我从哪里来》这部小说。在小说的第十一章“名字上的小钩”中,第一人称叙述者萨沙(Saša)讲述了名字上的波浪线给他在德国的生活造成的种种不便。罗施教授指出海关人员对萨沙的误解尽管没有恶意,但仍然指向德国社会对移民的歧视。这点也表现在萨沙失败的租房经历中,这些都缘于德国人对外来移民在职业、收入、名声上的歧视。作者以一种诙谐幽默的笔调将德国社会内尖锐的移民问题摆在了读者的面前。

罗施教授接着谈到了萨沙陪同祖母拜访故乡奥斯克鲁沙的内容,这里出现了全书最重要的母题——“记忆收集”,它一方面指向了祖母记忆的丢失,另一方面也与故乡、家族、来源、身份等主题建立了关系,成为了作品的写作动机。记忆总是与地点联系在一起,奥斯克鲁沙的“家族墓地”这个地点与出身有关,先人们的墓碑上与自己相同的姓氏使萨沙开始追问自己之于家族、之于记忆延续的意义。同时奥斯克鲁沙也可以被视做是“第三个地点”,即作为旅行的目的地,由此,萨沙想起了战争留下的废墟、祖母记忆里的春天,还有如今仍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而引发了他更多地对于文化群体的身份意义的思考。




针对“海德堡”这一章节,罗施教授探讨了文中的“城堡”(Schloss)对萨沙有何意义。城堡,首先是海德堡的文化遗产,它既连接着过去的记忆,同时也展示了历史和战争留下的伤痛与残缺的艺术之美。其次,城堡作为一个地点,也可以与一个人的身份定位相联系。城堡废墟使他联想起了战后维舍格勒的废墟,从而开始思考自己与因战争而失去的故乡的关系。罗施教授说,战争使萨沙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作为人这个个体并没有消失,他可以像眼前的城堡废墟一样安然无恙地存在,还能继续书写故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记忆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通过讲述,可以被一直延续下去。




在“危急的比赛局势”章节中,罗施教授在“德语课堂”这个地点的基础上引出了一个关键词“代际”(Generation)。通过作者对不同人群,不同代际的移民身份书写,移民集体的多元性得以展示:以萨沙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他们对于故乡的记忆是破碎的,学习德语使他们接受了新的文化洗礼,由此可以融入到新的文化集体中,并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将他们的记忆延续下去。以萨沙的父母为代表的年长者,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德语学习,对于故乡的记忆相对完整,对故乡的认同和依赖感更高,这种记忆的依存关系使得他们对新的集体很难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最终只能离开这个集体,继续漂泊和不稳定的生活。

讲座最后,罗施教授集中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包括标题“名字上的小钩”中“小钩”一词的指射、萨沙的身份建构过程的最终通向,以及“家族墓地”和“埃默茨格伦德”两个空间的对比和内涵等。她强调,像萨沙这样的移民作家能通过文学发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罗施教授耐心而细致的回答,同学们对小说结构、虚构叙事和移民身份书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领悟,收获颇丰。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是“虚构性与真实性——罗施教授现当代德语文学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后续还有四次讲座将陆续在Webex平台举行,工作语言均为德语,欢迎各位师生积极关注参与!





讲座时间安排01

Sitzung 1(已举办)

2022.04.21 (19:00-20:30)


Einführung 

Ankommen in Deutschland 


Saša Stanišić (geb. 1978), Herkunft (ersch. 2019)


02

Sitzung 2

2022.04.28 (19:00-20:30)


Familiengeschichten zwischen Nationalsozialismus und 

Mauerfall 


Uwe Timm (geb. 1940), Ikarien (ersch. 2019)

Lutz Seiler (geb. 1963), Kruso (ersch. 2014)


03

Sitzung 3

2022.05.05 (19:00-20:30)


Erzählen über Stadt und Land 


Saša Stanišić (geb. 1978), Vor dem Fest (ersch. 2014)

Juli Zeh (geb. 1974), Unterleuten (ersch. 2016)


04

Sitzung 4

2022.05.12 (19:00-20:30)


Autorinnen und Autoren im Roman


Hanns-Josef Ortheil (geb. 1951), Faustinas Küsse (ersch. 1998)

Martin Walser (geb. 1927), Ein liebender Mann (ersch. 2008)


05

Sitzung 5

2022.05.19 (19:00-20:30)


Autorinnen und Autoren im Roman


Luo Lingyuan (geb. 1963), Sehnsucht nach Shanghai (2021)





往期回顾

《欧盟政治的文学镜像——罗伯特·梅纳瑟及其小说〈首都〉》

刘颖(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



《文化危机与艺术救赎——谈霍夫曼斯塔尔的〈返乡者书信集〉》

刘永强(浙江大学德语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痴与狂:Elias Canetti小说Blendung中的界域书写》

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系青年研究员)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作为Universalroman

任卫东(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



《走向高加索——荷尔德赞美诗〈漫游〉中的移民和文化迁徙》

Jörg Robert(德国图宾根大学近现代德语文学教授)



《美学的转向——论尼采倾听身体的哲学思考》

Hans Feger(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与人文科学学院教授)



《“文化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

Christoph Engemann(德国鲁尔大学虚拟人文学院研究员)



“文化技术”系列讲座第三讲

Christoph Engemann(德国鲁尔大学虚拟人文学院研究员)



“文化技术” 系列讲座第二讲

Christoph Engemann(德国鲁尔大学虚拟人文学院研究员)



“文化技术”系列讲座第一讲》

Christoph Engemann(德国鲁尔大学虚拟人文学院研究员)



《姿势的中介性——解读克莱斯特戏剧〈施罗芬施泰因一家〉》

陈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艺术、生产与恶——论〈香水〉与〈斯居戴里小姐〉中的罪与美》

丁君君(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卡夫卡〈诉讼〉与书写的物质性》

卢盛舟(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



《布林克曼长篇小说创作的困境与先锋性》

杨劲(中山大学教授)



《领读〈浮士德〉之海伦剧

谷裕(北京大学教授)



《领读〈浮士德〉之学者剧》

谷裕(北京大学教授)



《重思近代的正当性:论汉斯·布鲁门伯格与卡尔·施米特的近代叙事之争

孙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生)



《叔本华与生命哲学的兴起》

汪民安(清华大学教授)




文案:陈道宇

排版:张子雯

审核:郑萌芽、张瀚尹




▇ 扫码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