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讲坛第52讲 | 冯先思副教授主讲“《裴韵》卷前字样书杂谈”

中文系(珠海)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2024-09-08


4月26日晚,中文系(珠海)于海琴六号A631会议室举办了前沿讲坛第52讲。本次讲座主题为“《裴韵》卷前字样书杂谈”,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冯先思副教授主讲,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贾智副教授主持。来自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的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的学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主讲人:冯先思副教授


《裴韵》简介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简称《裴韵》)是《切韵》系韵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罗振玉、王国维等在1920或1921年间发现于故宫。1935年,刘复、魏建功、罗常培编纂《十韵汇编》收入此本,将其视为《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第二种,简称“王二”。


1983年,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收录《王二》,重新定名为《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并认为《裴韵》是由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和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等书配合纂录而成,又对其有所超越和发展。




讲座伊始,冯老师从文献学角度切入,认为新见《裴韵》高清彩图本的卷前字样书与以往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所收影印本以及谢稚柳影印本有所区别。首先,由于彩图本呈现了特殊的装帧形式,因此可以表现出所存三十八幅的具体形制;其次,彩图本呈现了影印本所没有的字迹;第三,彩图本中每卷首或尾都有对该卷页数的标注;此外,某些页面也有色彩浓淡不一的朱笔数字与对应的污渍。这些独有的特点对于我们了解《裴韵》的版本差异、字样书写特征、每卷原本页数、装帧形式等信息都有所裨益。


讲座现场


除此以外,冯老师还从字形规范角度,总结了《裴韵》的字样书特点。唐代字形规范大体可分为崇古和从俗两种思路,前者往往取法于《说文解字》与三体石经,后者则需要面临多种字形之间的抉择。从内容上看,《裴韵》的字样规范与《五经文字》近似,都是以汉字偏旁的规范为纲,但二者依然存在一些差异:由于《裴韵》收录的字形并不常见,且个别字组尚无与之配对的字形组合,因而其内容不完整,示范作用弱;其次,《裴韵》的正字标准更偏重于选择《说文》小篆隶古定字形;再者,它的部件拆分及注音也与其它主流字样书和韵书存在一定的差异。


主持人:贾智副教授


讲座尾声,冯老师还探讨了字样学的研究资料,贾智副教授对冯老师从文献校勘角度切入的做法进行了高度评价,且对《裴韵》字样书的定位和其正字研究价值进行了补充。最后,在座师生与冯老师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幕。




在座师生与冯老师进行交流与分享



讲座结束后冯先思副教授及其学生

与中文系(珠海)教师进行合影留念


end


文案:黎海斌

摄影:谭靖蕾

美工:李丽兴


初审:王颜玉

审核:朱崇科 陈彪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